和徐阶一比,林蓁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在张璁面前太低眉顺了,不过那是因为他知
张璁是个不好惹的角
,虽然张璁现在离开了翰林院,但他的权力更大了,而且他一
也没有放弃整顿翰林院的打算。万一自己壮志未酬,还没找到航海图就先被张璁
放到地方,朱厚熜、陆炳都救不了自己,不仅如此,恐怕朱厚熜还会冷冷的批上一句:“辜负朕的期望,你再也别回京了!”
《明大典》共有二十四卷,而《大明会典》足有二百多卷,他们这些史官像先前那样分成了一个个小组,每组一名修撰,一名编修,带着五个庶吉士,每隔五天向桂萼汇报一次
度。林蓁和徐阶分在了一个组里,他们所负责的正是“征收”,也就是如何收粮税草料这一
分。
“王明”、“心学”都是翰林院里的
词汇,林蓁故意放低了声音,并且示意徐阶和他一起再去一次藏书楼,那里午膳前后都没什么人,他们可以在那里好好聊聊。
不过,前提是他还能把那书找
来,这几天他没少跑藏书楼,徐阶对他的执著有
好奇,一再问他:“维岳啊,你到底在找什么?用不用我帮你一起找找?”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
一章继续阅读!)
不过,这样的安排给林蓁带来的最大的好,就是他终于得到了频繁
翰林院中的藏书楼的机会,林蓁从来也没有忘记过那个大木箱
,还有他仓促间丢
箱
里的几本书。先前他没有开始寻找这些东西,一是因为他没有资格,二是那时候事态还比较混
,就算是他找到了海图,也没有一丁
劝说朱厚熜派人
海的条件。而如今一切都在渐渐步
正轨,清查了田产,整顿了赋税之后,林蓁相信,用不了多久,那
珍贵的航海图就会派上用场的。
一路上,林蓁从自己在广东、浙江的经历讲起,把海通商,探索其他的陆地的事
对徐阶多多少少透
了一些。徐阶生活在富庶的江南,尤其是近来数年的所见所闻告诉他,林蓁说的很有
理。他对林蓁说
:“就拿我的家乡松江来说吧,我听说我们松江的棉布尤其受到那什么日本,还有佛……佛郎机人的青睐,一匹
了,如今他们要行的是在弘治版本上的续修,也就是说,从弘治十五年到本朝的这几年的历史并不在先前的版本之中,他们要把这些年的各
改变,官职增删,
例变化一
的加
去。
林蓁对徐阶还是很信任的,且不说他曾经救了徐阶的命,那之后,他们还一起在浙江余姚拜王
明为师,就凭他和徐阶这大半年来的日夜相
,他觉得,徐阶和他一样,对国计民生格外关心,而且,林蓁发现,虽然徐阶对张璁、桂萼的主张有的赞同,有的不满,但他对这两人的态度不卑不亢,丝毫没有阿谀奉承的意思。
林蓁觉这是桂萼有意的安排。他和徐阶上一个阶段都
得不错,桂萼让两人查看历年征收粮税的法规政策,无疑是希望这两个脑
好使的人能提
建设
的意见来。
林蓁想,就算找到航海图以后,他还需要不少人手,更需要像徐阶这样有声名,又年轻的人和他一起在朝堂上推行他的主张,一
的改变这些读书人闭关自守,故步自封的想法。他打算从现在就开始给徐阶“洗脑”,于是,他神神秘秘的对徐阶
:“
升,你知不知
,在余姚的时候
明先生还对我说了些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