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23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    祁明诚知沈顺的目的是要收购自家的豆制品后,说:“你主家的酒楼在都城,从我们梨东镇发,哪怕是快加鞭,也要小半个月才能赶到。冬天就算了,若是夏天,你从我家收购的豆制品不都在半路上就发霉了?若是你们用了冰块保鲜,又用真正的千里来运输,这成本又太了一些!说真的,我们家的豆制品卖得只是一个价廉。你们若执意要和我们这个生意,就太得不偿失了。”

    沈顺尝过赵家的豆制品,如果赵家和沈家的酒楼在同城,那这笔生意就真的可以了。但是,赵家不会贸然就搬到都城去,而沈家也没有必要来梨东镇上开一家酒楼,这里本没有什么市场啊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    祁明诚可以装作不知这些事,坦然地把豆制品全销售给沈家。但是,生意不是这么的。

    天气越来越冷,冬天地里没什么活,家家都开始猫冬了。

    祁明诚一直都很清醒。他知,梨东镇是小地方,所以赵家来的豆制品没有人模仿。但都城中人才济济,天南地北的过客又很多,如果沈家酒楼把豆制品当特菜,应该很快就会被人模仿了。

有事没事磋磨儿媳妇。如果赵老太太也是这样,祁明诚估计会速战速决,给赵家,然后带着祁二娘一起走人吧?

    所以,即使祁明诚需要钱,他还是要把其中的一二三四说清楚。

    也许,在这个时候,各地都已经现相应的方了。只是,每个地方的豆腐都会衍伸不同的豆制品,祁明诚是仗着自己的经验,把各地的方都整合在一起了,显得他们家卖的豆制品很多。可如果沈家酒楼靠这个赚了钱,只要其他的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利益,他们肯定会尽快把各找齐的。

    别说祁二娘嫁人了就不能走,若真是遇人不淑,女人还不如自立女去!

    沈灵边的小厮阿康,他的哥哥名叫沈顺。沈顺的祖父原是个乞儿,偶然为当时的镇国公所救,后来就跟在了镇国公边。因他没有名字,主家就赐了“沈”姓。沈顺一门三代都是非常忠心之人。

    见沈顺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,祁明诚心中已经有了决断,说:“其实这些豆制品的法都很简单。沈事你若是真的看好它们的市场,我可以把方免费送给你们。不如你们酒楼自给自足吧。”

    因此,知晓了沈顺的来意后,赵大郎反而有些受若惊。

    说白了,这些豆制品不是祁明诚发明来的。

    不说赵老太太、祁二娘等本不知祁明诚曾经帮过周府表小这一事的人,哪怕如赵大郎这样知的,他也非常震惊。在赵大郎看来,虽不知沈小是如何独自现在云安城的,但这不是面事儿,贵人一定会把事。他们作为知人,不被贵人警告封就已是幸事,哪里还想过要得赏?

    以诚为本,这是人的准则,也是生意的准则。

    沈顺找上赵家时,赵家的人都吃了一惊。

    沈顺听到这话,不免愣了。祁明诚说的这些,其实他早就想到了。但是,对于沈顺来说,这件事既然是主吩咐他的,那就不能把赵家的事当一般的生意来对待,却不想祁明诚竟主动说起了。

    赵大郎意识就看向了祁明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