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.3。
顾一铭还有两枪。
10.3对10.1。东主选手摘
了耳机和
镜,开始装安全标志。
事从这里变得有趣,观众开始呼喊与拍掌。留到现在的全
是
者,他们
若磐石,也不堪一击,随时会为变速的掌声、诡异的音乐、一次不自知的颤动、太久的举枪瞄准、甚至自己的呼
心
,而
一发不可挽回的7环。
这一的成绩宣讲格外漫
,顾一铭终于知
了第一枪时观众那一阵哗然的原因:的确是一枪10.9,却并不是来自印度人,而是场上仅剩的另一位选手,松田智之。
Shoot-off稍稍打了顾一铭的节奏。第五
,他打
了一枪9.0,中断了自己淘汰
的十环连击。另一枪是10.4。这不是一个安全的成绩,但这一
失手的不止他一人。顾一铭以0.3环的优势超越第三,
了奖牌
,与第二位相差仅仅0.2环。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
一章继续阅读!)
顾一铭同样知这个人。任何一座金字塔的
端都是窄小的。世界排名前50的运动员,顾一铭几乎全在比赛或录像中见过。松田智之是位现年45岁的老将,从25岁才开始学习
击,27岁参加比赛,可谓大
晚成。他是10米气手枪项目的现任世界第一。
他果断放弃了这一次击发,开始调整姿
还剩最后一的两枪,顾一铭总环数220.8,松田总环数222.3,相差1.5环。又一个“gap”。世界第一并不意味着松田能在每一站杯赛都拿冠军,却意味着有分差的
况
谁都不该指望他犯错。顾一铭必须打得非常、非常好。
这是一个好十环。顾一铭放枪,去听自己的排名。他知
上一
排名第二的选手,印度人,年纪很小,最近才开始
现在国际赛场,是位异军突起的
者。20.8的成绩在这样的对手面前并不保险。那阵喧哗或许意味着对方打
了一个10.9环。
10.5。
还有两枪。
,心里想那位记者肯定没接过
击。它与
、
、
此类有编排的项目不一样,它没有难度设置,也没有保底分。想打10.9时的确也可能失常打
7.3,但只想打7.3的时候,往往7.3都打不到。
击并不是真的竞技,归
到底,所有人的对手都是自己。
是从他选择击那一刻开始,背负的使命。
掌声如同,肆意推挤着命运的渡
。50秒转瞬即逝,顾一铭放慢呼
,
受着手指在扳机上逐渐施加的推力。快瞄慢扣,是因为瞄太久手臂支撑不住,扣太快影响准心,也是因为
击状态的慢速呼
是有极限的。肌
的静止有违自然,
会认为人正濒死,而对呼
发
细微却致命的抗议。这都是
击运动员不得不对抗的本能。
击时间尚未结束,观众却一片哗然。顾一铭没有余力关注发生了什么。他听到
一个50秒的发令,于是开始填弹。
顾一铭的第一枪很慢。他第一次举枪时,瞄准了很久,心里却一直在抗拒扣扳机。这是他的直觉在告诉他姿态不对。顾一铭本该全神贯注,却听到了隔
枪台的击发,于是明白自己还是受了影响。压力已经背在他双肩上,假装它不存在只是掩耳盗铃。
然后裁判报了结果。印度选手总分219.6,以1.2环之差获得铜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