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83(1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    同南哥儿面对面地拉琴,小窦不时伸手纠正南哥儿的指法。一大一小两个孩轻轻说着话,绵绵的琴声时断时续地响着。

    “让老窦和小窦也跟了你吧。”他温声:“他们的琴,合咱们一派的戏路。存在我家中和戏院后台的行,你也尽拿去用。”他看向一旁神关切的吴芝瑛:“蓉官儿以后,就全靠你照应了。”

    “秦老板。”吴芝瑛开:“您对我们夫妻的大恩,我同蓉哥儿粉难报,是以无论您开求什么,我们都自当竭尽全力……可是,您总得同我们说明白了,您到底要去哪儿,什么时候才回来?也让我们大伙儿心中有个底。”她顿了顿:“苦日总会过去,我知他们为难您,可您千万要往开了想……”

    “正是因为想开了。”秦梅香望着院里的梅,脸上渐渐浮现平和的定。

    第39章

    开的时候,小玉麟总算是找到了可以搭戏的班。是个从申江蜀的黄班,名叫庆华班,。班中几个有分量的角儿,原是在江南一带跑码的。后来因着战火,便沿着扬江西行蜀避难了。虽说各个角儿从前在自己的地盘也是有名气和人缘的,然而换了土,生计就艰难起来。蓉城本地曲艺繁多,光是唱,就有唱扬琴,唱月琴,唱琵琶,唱清音,唱荷叶,唱竹琴,唱三才板等,这还不算语言艺术和杂艺。本土最火的乃是川戏,虽说与黄戏一脉相承,但是从古至今地来,又有许多不一样。

    本地人听惯了自己的戏,对黄的韵白一时不适应。加上班里的几位撑场面角儿都是擅唱文戏的:腔大调,听在懂的人耳朵里是享受,听在外行人耳朵里就是遭罪了。川戏讲究一个火爆闹,是从三岁小儿到百岁老人都能跟着目不转睛的。黄戏相比之就有白雪了。有的观众听懂了,也肯叫好,可是转脸就去听自己本地的戏了。无他,因为觉得还是自家的玩意儿更有意思。

    观众稀少,生计便无法维持,班主破釜沉舟,想要找些能演把戏的同行一块儿搭班,把戏演得闹一,迎合本地观众的味。小玉麟恰巧在这个时候现,两里都是喜望外。只是因为如今要照顾整个班的生计,庆华班分酬劳不是包银,而是分账。演所得,班中众人比例分成。小玉麟对此没什么异议——他也过龙,懂得讨生活的不易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shibashuwu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