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先生思忖了一阵,问:“你要学北曲还是南戏?学作曲
词,须要先通音律,我向来不看那些,是教不了你六
十一调的。曲
用韵和诗词也不尽相同,你要学就自己先翻翻
安氏的《中原音韻》、宁献王的《太和正音谱》,再寻个师傅学学乐曲。若不解曲调,要死记
背
六
十一调六百多副曲牌……也是费力。”
陆先生早掂度一午了,题目冲
而
:“本县父母来看你,自是为你孝名在外、孝心可家。你在家中服侍老人之
有目共睹,但老父在外任职,尚无可表心意的地方,不如就作诗一首,以发思念之
。”
……他还思念崔参议?
和哥自己倒还看不什么好坏,只觉着兄
是个小三元案首,极风光的人
,写的字必定是好的,拿起来便要临帖。陆举人已
着他写了一
午了,这时候倒想起
惜他,挥挥手
:“你写得不少了,小心伤手,自己回去歇着吧,我给你兄
讲讲书。”
陆举人:“作弟弟的临兄
的手书就是理所当然的事。你要怕字不好,往后自己再多练练,拿好的替了这篇不就是了?”
陆先生看他满脸不愿的模样,胡
微翘,冷哼了一声:“这些天就没看过我教你的东西吧?自己挑韵,可知用
学音乐太浪费时间了,能不能就先讲一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之类的?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
一章继续阅读!)
崔燮还有些不好意思,看着和哥说:“我的字也普通,和哥还是临碑文更好些。”
才刚玩了一天回来,就要迎接没复习过的课程的小考,何等悲。早知
陆先生在这儿等着他,他就不复习前两天的会讲,而是先
首诗备着了。
提到这个“诗”字,崔燮顿时不再说话,躬:“先生教的我也都记住了,只是恐怕思路不开阔,写
来的僵
枯燥。”
他简直恨不能去吏钱给他续任期,让他一辈
也别回京城了!他在家辛辛苦苦转移财产,防的就是这位参议大人,要是这家里光只他祖父母和两个弟妹,他都能公开认
居安斋是自己家的。
桌,让崔燮默了几张《千字文》,自己在上
画了红圈,叫和哥拿回去当字帖仿书。
和哥偷看了先生一,见他那灼灼的目光只落在大哥
上,顾不得自己,便
天喜地地跑了。
崔燮正好有事想请教他,便把桌上的纸收拾好,跟陆先生说:“学生也恰好有要请教先生的地方。前两天国学的林监丞说,我的比偶句不够婉转舒
,要我多听些曲
,学学曲词的作法,不知先生可否教我?”
陆先生:“写得多了就开阔了,你写文章到今日写了多少篇,写诗才写了几篇?时文又是散句居多,便是八比
对句的韵律也不苛求。写诗则要你句句依平仄音律,刚落笔时也难免不顺手。我随写个题目给你,你先作来,我看看你近日在这上
工夫没有。”
崔燮还没好意思问,陆先生便转过
来盯着他问:“学作曲何如作诗,诗才是咱们读书人的本业。你也跟我学过几天了,诗作得怎么样了?诗律还未学通,又要填词,又要制曲,你可也有那么多工夫学这些!”
可惜作诗不比作文章,就从四书和本经里题目,还能预先猜猜题。今儿
午就是专心写诗了,写
来的也对不上先生要的。
他索横
一条心,起
应
:“请先生
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