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0节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    又对许敬宗:“礼尚书掌天礼仪,所定规制衍于后世,岂能曲逢圣心随意更改?再有回,这礼尚书你也不必了。”

    这不得不说一孙无忌如今的职权——中书令,兼知尚书、门二省事三省六,既房玄龄之后,孙无忌又到了一人可掌三省事。

    谁料姜沃刚到礼大堂,连也没有喝上一呢,就见太尉孙无忌过来,直接质问许敬宗:“之前的立后典仪,为什么改了!”

    姜沃又对媚娘:“故而今日这位许尚书,想托我去向圣人说,我也没应。”

    媚娘失笑,又:“怎么?听你这意思,不太喜这位许尚书?”

    “托你去?”媚娘先是一怔,随即明悟:“这位许尚书,倒是个善钻营的锐人。”

    如今新帝登基,更不会就削舅舅的官职,反而又加了太尉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    姜沃想了想,用了四个字:“这位许尚书,位以才升。”

    故而——

    姜沃靠在媚娘上继续:“除以貌笑人不敬同僚外,还有旁的——当年其父为宇文化及所杀,许敬宗为活命,却‘舞蹈以求’杀父仇人。且不只对父不孝,对儿女也不疼,只为了银钱就把女儿随意嫁与蛮酋。”[1]

    先帝丧仪毕,先帝嫔妃也俱移

    这也是姜沃本来的今日安排。

    孙无忌……倒也算是特殊况的一,实在是贞观末年,宰辅一个个的病逝,先帝为了保太能够稳固登基,在生前就给了孙无忌知三省事的权柄,命其辅政。

    姜沃,跟媚娘大说了两件许敬宗之事——若无意外,此人将来与媚娘也必有往来牵扯。

    皇后的人选倒是没有异议,原太妃王氏,但这典仪规格上,就了问题、

    “可如今太平治世,陛此朝当立旧例于后世。”

    “文采倒真是好的,当年中书侍郎时,为先帝拟诏,倚千言诏书立成。”

    还好许敬宗当年也是东属官,跟新帝有几分旧香火,还算是比较敢说话,就连忙回禀:“陛,当年文德皇后册封礼,实有殊。”当年先帝刚登基,东突厥都杀到家门了,忧外患颇多,兼之文德皇后本人又一再向先帝请命,轻简封后典仪,这才……

    许敬宗想要表现自己在礼的专业,顺便卖给新后和王家一个好,结果没摸准皇帝的脉,碰了一鼻灰,只好灰土脸回去改了,又捧着去给皇帝看。

    只是房相当年是特殊况,皇帝与太俱不在京中。

    这回他一见许敬宗拟订的册封王氏典仪,竟然比当年母后的册封礼要隆重,不由恼了,叫过许敬宗来斥责。

    媚娘听完前因后果,托腮想了一会儿:“此事,陛和太尉倒是各有缘故。”这回不好论对错,只是都有各自的,不知最后会怎样。

    “今皇后晚辈,何敢典仪逾越文德皇后!”

    许敬宗张嘴想辩解,才说了一声:“可圣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当年文德皇后丧仪,百官肃然,许敬宗却因欧询貌寝而大笑,被先帝怒斥贬官。”

    姜沃和太常寺卿被迫围观了一场许敬宗丢脸(实话说是再次丢脸),只好都低去看前的奏疏,装作在认真研究公务——其实也不用研究了,孙太尉都定了,今日停议。

    就被孙无忌打断:“不许此制议吉期!”显然是准备自己去见圣人。

    然后拂袖而去。

    “不必,一切母后旧例来。”

    于是听说许敬宗被皇帝训斥两句后,竟然就缩把典仪规制又都改了,立刻就到礼兴师问罪来了。

    礼尚书许敬宗写了一份奏疏,刚递上去就被皇帝叫过去训斥了。

    姜沃笑:“不最后典仪如何,反正我看许尚书差‘汪’的一声哭来。”

    媚娘立刻明白:“有才无德?”

    许敬宗憋的老脸通红。

    在许敬宗看来,大唐开国到当今圣人,正好是第三代,祖的皇后是追封的,本没有立后的典范可遵,先帝的立后又是形特殊,不够标准。那正该从当今立起规矩来啊!

    新帝的立后便提上议程了。

    见皇帝这回首肯了,他就于次日请了太常寺卿与太史令来一并商议典仪细节。

    于是,姜沃喜提一日假期。

    他倒是认同这回礼的建言,应当从本朝开始把典仪确立来,传于后世。

    “为着先帝丧仪事,太史局近来也多与礼,论起公务文书来,这位许尚书也没得说。”

    “但若从我心论,署衙间同僚往来也罢了,但,再不愿与此人有私的。”

    于是许敬宗这封奏疏,在皇帝看过前,孙无忌其实是看过的。

    李治虽没亲见过当年母后被封皇后,但礼凡递礼仪典制来,都会附带上旧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