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46节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    但禄东赞突然用起了大唐礼法来拖,倒是让姜沃耳目一新,颇有‘拿法打败法’的觉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    崔朝正在整理这一路行来,所记录的吐蕃诸事。

    “既然在原之地缓行许多兵士能渐渐适应,那便可在边境地,专练其兵,以备西域之战,遏吐蕃之野心。”

    见她门就起迎上来:“你还没睡?”

    他显然也早有准备,从容:“自先王向先帝求娶大唐公主后,吐蕃慕华风,曾派使团往大唐去学《诗》《书》。到了安城后,才发现上国何止诗书华服令人心慕,更有礼仪。”

    崔朝莞尔,当真回去坐来,依旧去整理自己所记。

    禄东赞抬,对上一张带着无可挑剔浅笑的面容。

    姜沃昨夜已想过许多禄东赞可能会有的回应。

朝臣之言,说与薛仁贵听:“是,有此地利,吐蕃觉得大唐是很难威胁到他们的——今吐蕃独在,非汉不贪我之土地,而在于风土疫疠。汉纵有谋夫猛将,亦不能为蕃患矣。”[1]

    只怕不愿。

    甚至就昨日祭堂事连声称歉,实没想到,大唐派来的会是一位女使节,连称前去接引的朝臣实在失礼,还好未耽误唐使吊祭。

    禄东赞笑容微敛,他当然记得,当时这封书还是他代先赞普拟的。

    姜沃拉了他回去坐:“你继续写就行,我只是有些事要想——看着你觉脑转的效率。”

    此时见到他真人,便颇有画中人来的不真实

    这还不算完,又听这女使节不不慢:“待当今登基,又擢先赞普西海郡王,先赞普亦受此封,可见君臣和睦。”

    ‘拖’字决自然想到过。

    这女官此时提起这事来,无非是提醒他——

    “我颇知中原礼法——丈夫过世,其妻需三年行服。”

    先王刚去,他扶立幼主,这会怎么能说不承继先主之言的话来!

    禄东赞曾代表吐蕃使大唐,汉语说的便颇为纯熟,完全不需要译语人就能与姜沃等人,甚至有时还能引经据典。

    吐蕃王对大唐是称臣的!

    “如今新王已继位,大相佐之,不知大相肯承先赞普之言否?”

    与薛将军聊了良久的反与军备,姜沃也并没有回到自己营帐,而是去了崔朝

    而在姜沃提要迎公主回大唐时,禄东赞则如她所料,没有一来。

    她端正而坐,肃然:“大相既知大唐礼法,何不知天地君亲师,君于亲前。”

    贞观十五年,他自大唐回来,那之后耳朵里就没停大唐征服四夷的事迹,真可谓是‘弗率者皆犁其而后已’。

    当年吐蕃折腾了一番松州之战,才向大唐要来的公主,哪怕赞普病逝,也依旧想留公主。

    姜沃就托腮看着他,想明日见禄东赞之事。

    姜沃拿吊祭的伤来叹:“可惜先赞普天不假年,吐蕃失一明主,陛失一贤王重臣。”

    薛仁贵的原反应消失后,连着那激烈也回来了。当年他在句丽之战中,敢单人勇猛冲锋,猛到二凤皇帝都特意把他找来嘉许,自是猛将。此时听吐蕃这话,不能心服:“如今既知缘故,这疫疠瘴气可不是他们的护符了!”

    姜沃上一回见到禄东赞,还是在阎立本的《步辇图》上。

    比起祭堂里的吐蕃朝臣,禄东赞才显一国之相的准。让姜沃不由想起与禄东赞打最多的江夏王,曾禄东赞此人‘明毅,又雅有节制’。

    面对大唐要迎公主回国的诏书,这位吐蕃权臣会有什么反应呢?

    正如此刻,因先赞普松赞布刚过世,禄东赞忙于扶立幼主把持局面,对于大唐使节便十分客气。

    “方才大相提起先帝,倒也令我想到一件旧事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先帝亲征句丽后,先赞普曾送上一只金鹅为贺。并上书:‘陛平定四方,日月所照,并臣治之。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。”[2]

    自然,一场战败,并不会只有原反应这一地缘因素,薛仁贵之败,还有猪队友运辎重不到的人祸。

    姜沃看着前的薛仁贵,这位大唐名将,一生惨败便在与吐蕃的大非川之战,唐军十万全军覆灭。

    他正在沉思,就听沉静的女声并不等他太久,直接继续:“若大相肯依先赞普之意,还请亦礼,接天诏书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我先王才过世不足年。既如此,不如等公主在吐蕃行服三年后,再派使节将公主送回如何?”

    而这一回,大唐当再无大非川之败。不,若是准备的早,应当能再无大非川之战。

    言谈间态度也甚佳,丝毫看不几年后会有什么反心。

    禄东赞:……

    何况,前这位大唐使节的话,让他想起了他亲见过、亲耳听着的大唐。

    是有野心也能控制野心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