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64节(2/2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    曜初:……姨父终于开始有心思关心旁的事儿了。

    曜初:“写完了,等晌连同姨母的这一封一并带回去,明日从我府上一起发往安。”

    他这一上午在书房的院门经过好几次了,从半开着的窗就见曜初一直在伏案写字,倒是姜握在‘奉命休沐’。

    而今日,曜初也特意给她们去了信。

    她只是笑容柔和地说起两个弟弟:“姨父不提,我还差忘了。今日我来见姨母,也有关于显儿和旦儿的事与姨母商议。”

    姜握笑看曜初仔细的装信,这孩睛里带着一往自家碗里捞人的兴致盎然。

    说来,这些前‘王妃们’,大分也都是关中名门世家。虽然和离后不必被牵连放,但留在安的日,自然也有不舒坦:其余李唐宗亲看她们就不顺,有的更不如意些,连母家都不支持她们和离,也不太愿意与她们再往来。

    曜初:统统写信发邀请。

    她据此白匣里的名单,对事涉谋反需被抄家的宗亲女眷,行了不同的安排——

    他回神时曜初都说了一半了——

    “……不如就让显儿去【农学院】好好学些本事。”

    这是朝堂上的共识了,陛是不会让两王和两个皇孙开府的,他们将一直住在里。

    当年能够上书支持皇后,后来又有魄力和离的——这样的女,不会怕从安移居洛

    当年在泰山封禅一事上,曾上书‘支持皇后祭祀地祇’;以及在公主开幕府、天后摄政事等事上,曾鲜明表态支持的亲王妃、郡王妃等女眷,此番可请断和离,不受牵累。

    之前越王李贞和其琅琊王李冲起兵谋反,可谓是萝卜带泥,牵扯了许多李唐宗亲,跟着抄家描边。

    此时,曜初也不提这些话。

    诸事目不暇接,而圣神皇帝看起来,又绝不是任由臣左右的皇帝,这才一时没有人敢于提起空置的东

    而崔朝看到曜初的笑意,倒是不由心一叹:公主皇里,只有安定公主生的最肖似先帝啊。

    直到曜初用过一碗冰镇的甜汤,崔朝才问起:“近来周王与殷王如何?”

    她只与曜初一起写了给晋公主的信,其余的,就都是曜初自己写的。毕竟曜初既然要【初等学校】的副校,那么请老师的工作,还是她自己来比较好。

    崔朝过来问起午膳之事时,还给两人带了心。只是今日的不是淋着的酥山,而是换了夏日清火的绿豆百合汤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    是的,除了黑匣,圣神皇帝武曌,还有个白匣

    直到……本朝的储位尘埃落定。

    她们也没有想到,许多年前对武皇后的一支持,居然能在今日,换得一次生活从再来的机会。

    曜初就:“不如到神都来,彻底离了那些旧人旧事,自觉天宽地广。”

    说来宗亲世家里,多的是淡薄甚至糟糕的夫妻。有时,宅外院泾渭分明到,若是没有年节之事,夫妻俩一月都见不了一面。

握从话本上抬起来。

    说来,周王李显也是过朝,‘正经’当过官的。而且的就是司农寺的官员:掌课养鹅、鸭、、彘等

    让姜握想起曾经的自己。

    准确来说,与其定义为‘特殊命妇’,更应当说是‘前李唐宗亲命妇’——

    可谓是恩怨分明,记的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是作为镇国公主兼【初等学校】的副校,邀请一批特殊的李唐宗亲命妇,来洛老师。

    说来,这也就是陛刚登基,所有朝臣都被过去的一年创的七荤八素,找不着北。

    她今日过来,也正是让姨母帮她一并想一想,可别有什么‘漏网之鱼’。

    平时也就算了,但到这被牵连放的节骨上,居然能和离脱,对许多王妃来说,简直是绝逢生!

    她就笑答:“都好生呆在皇城中读书。”

    而以这些女的自幼教养和多年来的见识,必然是女校不可多得的资教师。

    等再过两年,诸事正轨,朝臣们从‘创伤’中走来,朝上关于储位之争,只怕才有的吵。

    而在抄家前,时为天后的圣神皇帝,翻了她另一个匣

    他是昨日听姜握提起,太平是要被送【军事学校】去再造一,这才恍然想起,好几个月,没听说两王的消息了。

    此旨一,果然有几位王妃上书请命。

    她方才写的十来封信,都是发往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