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9节(1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    众人听了大笑。苏颂:“杜兄对于科考过于执了,似你这般如何使得?历朝经典史书,不知有多少,能取题目便如恒河沙数,数不胜数。好了,快不要想这些了。”

    杜中宵自己也笑,只是把刚才韩绛说的句,回去当作题目练习。

    喝了一会酒,几人到韩家制好的蒸汽机那里看,顺便就着烧的炉烤火。这蒸汽机照韩绛的意思,后边不带叶片,而是换了个大转,在那里呼呼转着。把这转安到船上,就是简易船了。不过这小蒸汽机的功率太低,人用手就能扳住不动,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。

    韩绛指着机:“你们说,把这得大一些,能不能放到船上,带动船行?”

    杜中宵摇:“不行的。此过于沉重,力气太小,带不动的。此可用一数来定其能用否,就是机重多少斤,来的力气有多少斤,两者一除,便就一目了然。韩兄家里的这机,虽然比我们在国监制的那一台巧许多,但这比数大致不变,还是同样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苏颂叹了气:“此我想了许久,要想增大这比数,却是千难万难。”

    杜中宵心好了,一时兴起,说起了自己前世学的理论知识:“要想增大比数,我以为,要害在这么几个地方。一是缸里的蒸汽密度,也就是施给的压力,越大比数也就越好看。再一个,便就是里面的蒸汽越越好,来的时候则越冷越好。当然,凡是有蒸汽过的地方,一定要闭得严实才行。”

    一个蒸汽压力,一个蒸汽温度,实际上是温差,是影响蒸汽机效率的关键。也正是这两个关键,是难以突破的技术难题,既关系到结构,又关系到材料。不考虑这些,就是个玩

    几个人无事,围着蒸汽机烈地讨论,怎么才能提压力和温度。此事韩绛最心,他一心想把这机装到船上,代替汴河上的漕船。而且于一奇怪的直觉,他觉得自己一定能办到此事。

    杜中宵自然知蒸汽机的重要,这东西实用,这个时代很多重大难题都就应刃而解。便如现在的第一大事,西北与党项的战争。宋朝最难的是什么?其实并不是军力不行,双方战场伤亡比例,宋朝一直于上风。可惜战争不是双方比伤亡数字的游戏,这场战争大宋打不起。漫的后勤运输线,决定了一旦开战,宋朝必须速战速决,不然很快就会被后勤拖垮。战事一旦求速胜,便就充满了危险。而如果不求速胜,那就只能死守,看不见胜利的希望。这便是前一段时间韩琦和范仲淹的争执。韩琦主攻,而且追求速胜,范仲淹主守,就是死抗等党项自己崩溃。

    这个年代最缺的是什么?是通的便利。有了蒸汽机,最大的难题就应刃而解。

    不过知归知,杜中宵现在不可能在这上面费太多力,他要一心准备科举考试。制这些模型玩,对杜中宵来说更多是游戏,是读书时的休闲之举。

    蒸汽机要想实用,接去的工作,就是历史上瓦特所的,才是真正的难关。想想瓦特在历史上的地位,便就知来的工作有多难。当然,有杜中宵这个过来人,不会像历史上走那么弯路。

    苏颂的兴趣在技术上,而韩绛的兴趣在应用前景上,他们两人经常说不到一块去。

    杜中宵满脑都是接来的省试考题,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应其他人的提问。

    看着周围一片雪白,杜中宵突然有荒诞之。自己是这些人中真正受过科技教育的,却满脑在考虑天人应,顺天应人,几近。而这几位自小受天人应这教育的,却对一来自后世的机充满兴趣,绞尽脑研究其原理结构,怎么改,怎么应用。整个世界,好像都错位了一样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杜中宵只能苦笑。再是有满肚知识,也要想着怎么世界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shibashuwu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