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0节(2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    喝了一会茶,杜中宵试着问:“知监,你在这里多年,可有办法把积压的盐销去?外面天堆着,日晒雨淋,总不是办法。盐销去,日才会好起来。”

    一永利监,杜中宵便就见到空地上堆着的一大垛一大垛土盐,上面只用草帘盖着,布满尘土。由于雨,脚也白一片,好似走在雪地上一样。

    看看傅瑞,再看看站在一边的几位人吏,杜中宵也只能摇。因为积压的盐太多,永利监的官吏都被用盐充抵俸禄,幸亏还发一禄米,不然吃饭都成问题。盐发给他们有什么用?外面堆得山一样,若是能卖掉,随便刮一都发财,还用得着州里来发。

    陶十七叉手应诺,招呼两个吏人,一起到镇上去。那些吏人本来没打采,一听说买羊吃,顿时神起来,自告奋勇跟着陶十七去镇上。

    杜中宵饮了一茶,面上没有表,随:“知监,怎么这几年积压了如此多的土盐?”

时分。知监傅瑞带着官吏迎在门外,见到杜中宵一行到来,上前见礼,迎

    一路走到汾河边,只见河迅猛,不见一艘船,甚是荒凉。并州正当汾河从山里冲来的,到了夏秋季节,河暴涨,是不适宜通航的。现在雨季刚刚过去,只是偶有船行。

    傅瑞:“前些年与党项战事,缺少钱粮,从民间收买的盐便就多了,以充军费。自去年与党项议和,这盐便就没了去,积压来。”

    这一座一座盐山的一边,便是汾河的码。往常盐卖得好的时候,便是直接在码发盐,沿着汾河运往其他州县。码那里曾经也很繁华,现在依然有许多旧房

    “还能卖往哪里?无非是近便州军。战事一起,又要买,又要粮草,要钱。朝廷哪里有许多钱?收了盐上来,一一作价,当作钱发给商百姓呗。”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    杜中宵指着旁边的一空房:“走得烦了,我们到那里歇一歇。”

    说完,指了指自己上破旧的官服,只是摇

    到了官厅分宾主落座,傅瑞吩咐上了茶来,讨好地:“签判,此地井多碱,不能饮用。茶的是小的特命人从山上取来,是为甜。”

    看知监傅瑞和几个人吏,都无打采,衣服破旧,有的快沦落成乞丐样了,杜中宵心中的很多话也说不来。土盐积压,上面也没什么钱拨来,这些人的日也不好过。

    杜中宵,又问:“那前几年收上来的盐,卖往哪里?”

    随手掀开草帘看了,杜中宵见这土盐颜发黄,疙疙瘩瘩一坨一坨,卖相极其难看。用手在一坨盐上摸了一,放中,只觉又苦又涩,咸味并不显著。显然这盐劣质得很,难怪卖不去。并州这里北有党项的青白盐,南有解州池盐,都是天有数的好盐,这样的土盐卖给谁去?

    沉默了一会,杜中宵站起来,对傅瑞:“我们且去看一看,收上来的盐到底如何,存放得怎样。知州相公派我来,是要把这盐卖去,不可虎。”

    杜中宵听了,一时无语。说白了,就是应付前几年的战争经费,收了盐上来,当作钱使。至于这些盐去,百姓有没有用,那就不是官吏们考虑的事了。现在战事结束,用钱少了,这些盐便就积存在这里,谁也不知该怎么办。若是不置,就以外面的堆放条件,年日久,没几年也就剩不多少了。不过盐场里没有了盐,官府的账上有,到时还是要想办法销账。

    傅瑞等人本不相信这盐能卖掉,人人懒散,引着杜中宵到了外面堆盐的地方。

    在河边站了一会,杜中宵心中烦躁,对陶十七:“你与盐场里的人到镇上买只羊,宰了煮,我们饮几杯酒。此事看来要慢慢想办法,一两日间是回不了州城了。”

    走了一会,看着边堆着一座一座盐山,杜中宵也只能叹气。都怪自己一时不察,说得快,上了这一个当。现在骑虎难,着实难办。这不能怪州里官员坑自己,是自己不了解况。

    到了空房前,见这本来是一店铺,卖些吃的,棚摆了几副桌凳。几人在

    傅瑞连连摇:“这盐泥沙不少,味又苦涩,卖给谁去?若不是官府行抑,就连新收的盐课都卖不去,更何况积压的这些。签判,不瞒您说,这盐跟泥土也相差不多。我们这些盐监的,因为积的盐多,州里用盐抵我们的俸禄,但凡有办法,还会如此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