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10节(2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    耶律不来偏寨,就是为了寻找发财的机会。不但是要赚钱,还要享受宋人的致生活。

    韩家自其先祖受契丹太祖赏识,在契丹逐步贵显,到已是第五代。自第一代韩知古起,他们就与契丹人通婚,使用契丹语,从的父辈起,甚至主要使用契丹名字,已跟契丹人无异。到现在他们已经是完全的契丹人,而且是契丹中的贵族,仅次于皇族和后族的大族。

    杜中宵已经打听到,生意的康成栋,便就是依托耶律不的势力,把持北地生意。并州的货场,让耶律不赚了无数钱财。髓知味,他来这里的目的昭然若揭。

    这几日杜中宵也派人摸了一耶律不的底,对这两人大致有个了解。是契丹重臣韩德让的侄孙,耶律遂忠的第六,以恩荫仕,现在西南路安抚使司任职。因为不是嫡系,对于仕途比较衷,是契丹理此次事件的主要官员。

    耶律不大喜,忙:“如此最好!这寨在荒郊野外,实在让人闷!”

    契丹使节到边境来,惯例一定会私生意的。不只是耶律不也是同样。他们的家人这几天在董家寨和偏寨之间忙个不停,易,打听行,比理两国事务的官员忙碌多了。

    耶律不:“也吃得也睡得,还过得去。只是边寨小城,没有什么散心的地方,有些无趣。听说董家寨那里繁华,又有榷场,若是知军答允,我到那里走上一遭。”

    杜中宵:“好,郎君回去收拾一番,明日一早我们动。”

    分宾主落座,上了茶来,杜中宵:“郎君在这里过得还好?”

    大打是不可能的,占住唐龙镇,重建偏寨之后,这一带再没有动兵的理由。剩的,那只有发展边境贸易,大家携手各凭本事赚钱了。

    杜中宵沉一会,才:“董家寨是贸易之地,郎君去也使得。只是不知韩使臣什么时候回来,有些不便。若是郎君要买什么事,可以派人去董家寨,我派人沿途护送就是。”

    什么是文化势?用什么名字是最明显的。不只是契丹如此,周边的异族都是如此,有份有地位的人,主动取汉名用汉名,主动汉化。便如党项,从唐时被赐姓李,宋后赐姓赵,元昊叛宋,最先的也是废掉赐姓,重新使用蕃姓,如拓跋之类。学的历史书上,一般称其为李元昊,其实元昊从来都没有姓过李。他曾经叫过赵元昊,也叫过拓跋元昊,还叫过嵬名曩霄,就是没有使用过李元昊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到了后衙,公吏禀报之后,耶律不到了偏厅,向杜中宵拱手行礼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    耶律不于耶律皇族,跟被赐姓的不同,是正牌。父亲耶律六,祖父封楚国王。耶律六曾任北院宣徽使、辽兴军节度使,甚得契丹皇帝喜,不直称其名,而以兄相称。耶律不对政治没有兴趣,只想赚钱。不过他这,从小娃娃起,便就有官职在,在西京任个闲官。

富上跟宋朝还有很大差距,同是富,契丹人就显得寒酸。或许拥有的土地金银并不比宋朝同类的人少,但在质和神的享受上,却天差地远。耶律不是见识过大宋繁华的人,对契丹的官显贵甚是鄙夷。平日里除了饮酒吃,走箭,就没有其他事了,哪里有宋朝的员外们活得致。而要过那样的生活,他现在的财富还是不够,宋朝的东西在契丹太贵了。

    耶律不有些失望,摇了摇:“前天我派的人从董家寨回来,说起那里闹,才想去走一遭。若是不能亲去,又有什么意思?此事罢了。”

    契丹上层,从耶律皇族和后族萧氏以,很多人都有契丹名,也有汉名,其中不少人主要是使用汉名。这是文化的影响,便如杜中宵前世,很多中国人喜起个洋名,正式场合宁用洋名不用汉名。不过这个时代反过来,周边异族除了本族名字,会起个汉名,正式场合用汉名,这是份的象征。韩家因为本是汉人,都有汉名,与其他契丹人反过来,都起个契丹名,而且越来越习惯用契丹名,正式场合不见汉名。

    见耶律不不似作伪,杜中宵心中一动,:“韩使臣派来的人说,他们在黄河上只行了二十多里路,路途尚不走一半。料理了黄河冰面,还有不少人在河对岸的山间小路上,全完,只怕要一二十日之后了。我也有事务要回董家寨料理,不如与郎君一起,到那里住几日如何?”

    对于杜中宵来说,耶

    与党项数年大战,宋朝的积蓄耗费一空,前几年财政困给。议和之后,急需修养生息。契丹前年兵败党项,也面临同样的困境。现在的形势,宋和契丹双方都需要两国和平,慢慢疗伤,盟约显得比其他时间都珍贵。别说宁边州这小事,再大的事,也要以和平为本,坐来慢慢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