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78节(1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    几个人说了几句闲话,话题又回到了军改上来。

    韩琦:“朝廷枢密院和三衙分为军令军政,我想得通,不可由一个衙门掌军权。可以军中太尉要分为各军,大致整齐,却不知为什么。作战时各况都有,一军五万人,并不会时时合适。”

    杜中宵摇了摇:“一军五万人,当然不合适。对付党项和契丹这大国,一军五万,基本还合实际。许多小势力,打起来本用不了这么多人,怎么合适?”

    韩琦:“可现在全军整训,圣上就是以一军五万为准,如此安排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现在,整训的目的就是数年之后与契丹作战,如此整训就简单了许多。确切地说,一军实际上就是一路,人数再多,主帅指挥不过来。一军五万人,是照最大规模算的。其实真正战的时候,一军是一万人也好,万人也好,并没有差别。”

    一边的包拯听了,问:“可在河曲路的时候,就是一军五万人整训的。”

    杜中宵:“还是那句话,那时候河曲路的对手,是契丹和党项,都最大数量置。正确的说军并不是编制,而是一路主帅,设各个衙门,备各。以后改制完成,军和师都直对枢密院,而不归三衙。军师面,是团还是营归三衙,还要再商量。”

    韩琦和包拯对视一,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,不由摇了摇,觉得太过复杂。禁军的传统,是阶级制,一切权力归于统兵官,一级压一级。韩琦和包拯已经习惯了这结构,虽然杜中宵多次说过整训后的不同,他们还是觉得想不来。以前在河曲路时,一军五万人,由于枢密院和三衙没有改制,他们也没看跟以前的不同,只是军中的将领多了。

    看着两人的神,杜中宵:“军令归于枢密院,军政归于三衙。虽然说得明白,但许多时候,哪些事是军令,哪些事是军政,却又分不清楚。有的,军令和军政分得太过明白,又会造成衙门扯。所以在军中,必然要有一个区分。就是某个编制,是军中的基本层级,这个层级以的,日常事务全都是军政,归于三衙。在这个层级以上,则有明显的指挥特,也可以称为帅。之上的层级,日常事务只是其中的一个衙门,还有许多衙门是专门作战的。三衙只其中日常政务的衙门,其余的全归于枢密院。到了战时,面的军队才会划这些指挥层级中,此时就是听枢密院军令了。而在平时,日常事务都是三衙,枢密院并不手。如此说,你们应该明白了?”

    韩琦:“如此说来,便如军师这些,平时其实不的基本编制军队?”

    杜中宵:“也不能说不,他们之不是有个衙门,专日常事务?军中的军师层级,一面对枢密院,面还有庶务官,对应于三衙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韩琦摇了摇:“好复杂。军中应该令行禁止,一切从简才是。”

    赵滋:“相公,现在军中许多事,从简不了。要想得好,必须事事有专人,各负其责。主官总揽大局,不要事事都。一军五万人,日常不知多少事务,哪里得过来?”

    包拯:“我大致知了太尉的意思。不过,如此的目的,是为了更好军,还是为了军权?”

    杜中宵:“两者都有。现在军中的庶务,是统兵官委于亲信或者吏人在,朝廷不知。打上一场仗,朝廷只知了这么多钱,却不知这钱是怎么的。只知有这么多人在打仗,却不知每个人在什么事。以后不同了,朝廷拨来的每一笔钱,都有明确用途。每个人在什么事,朝廷也都一清二楚。要到这,就要大量军官,就要有统一理的衙门。”

    这是杜中宵在练营田厢军时,就一再提起的,军队要专业化。兵有兵的职责,将有将的职责,军官有军官的职责。利用制度,把这一切联结起来,成为一个整。所谓整训,就要形成这样的制度,让将领和军官明白自己的职责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shibashuwu.net